浅谈国内慈善事业进步近况———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点击数:283 | 发布时间:2025-08-15 | 来源:www.y69sj.com

    2011年6月,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非议,由于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生,在网上频频炫富,但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郭美美曾发布的称其“所在的公司是与红十字会有合作关系简称红十字商会,大家负责与人身保险或医疗器械等签广告合约,将广告放在红十字会免费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车上”的讲解微博,更是引起了公众与舆论对国内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公益性慈善事业运行混乱近况的高度关注,并由此牵连出了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天略公司、中红博爱等一系列机构。

    可以说,郭美美事件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国内慈善事业进步中的很多问题。本文仅以法律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郭美美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

    1、从郭美美事件的始末看国内慈善事业的法律近况

    纵览郭美美现象始末,大家难免会产生如此的问题:郭美美的巨额财富从何而来?是不是为从红十字会贪污所得?商业系统红十字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与红十字会是什么关系?天略集团等机构是不是存在借慈善的名义圈钱的行为?这种种问题,加之各方面对此含混不清,前后矛盾的的讲解,从中,大家不难看出国内慈善事业缺少规范的近况,主要表目前以下几方面:

    1、国内慈善事业缺少信息披露机制,捐款来源及去向信息不明,公众很难监督。因为红十字会长期以来均没有进行过账目公示,公众对其资金运作不知道,信赖度低,这是致使郭美美事件中舆论对郭美美的巨额财富是不是为红十字贪污所得的广泛质疑的主要原因。

    2、国内慈善事业的监督管理机制、惩罚责任规范不清楚。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红十字会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即免予登记的团体。而红十字会作为一个不需要登记注册的组织,自己却还拥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红十字会法》,该法又明令哪一个行业只须经过总会审批便可以打造二级分会,于是,这类行业分会在性质上是免予登记的。因此,无论是红十字会,抑或其二级分会,主管部门都很难做到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追责惩罚就更很难实行了。

    3、慈善组织内部管理缺少规范,各分支机构职能不清,各级慈善组织的定性和定位不清楚。在这一事件中,红十字会曾声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属业务指导关系,不参与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行政、人事和账户管理工作,将出了问题的商红会撇得一干二净。各级慈善团体的定位不清,关系混乱,上下级之间的监管就无章可循。

    2、从郭美美事件的产生根源看国内慈善事业进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从国内慈善事业的法律近况中可以总结出现在所存在的几方面问题:

    1、现在,国内没一部统一的慈善事业法,涉及慈善捐助的法律多散见于行政法律规章中,论文格式而这类规章总是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慈善机构应该做什么,如何运行与运行经费,捐款人的权利和义务,慈善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监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问题缺少明确的规定。

    2、现有些法律规定多为倡导建议形式,缺少违规后的追责惩戒规范。正确的法律规则本身应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是行为模式与后果模式的统一,仅规定应该干什么而不规定不如此做会遭到什么样的惩罚,其法律效力一定是大优惠扣的。

    3、对各慈善团体定性定位,进行统一登记管理的法律规范亟需打造健全。很多慈善组织免于民政部门登记,海量机构分支职能模糊,是导致监管缺失的主要原因。

    3、从郭美美事件的后续影响看国内慈善法律的进步健全的道路

    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最后以北京警方发布的“郭美美及其妈妈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其认证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属自行杜撰”的调查结果尘埃落定,但郭美美事件对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中国慈善事业所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一方面,郭美美的炫富行为与牵扯出的与红十字会的种种联系,引发了公众对红十字会的信赖危机,慈善捐款大大减少;其次,这次事件也使有关方面看到了现在红十字会乃至整个中国慈善事业在组织建设、业务拓展、资金运行、管理监督等方面还存在着海量问题,慈善法律的健全进步仍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然而这条路到底应该指向何方?或许英国慈善业的例子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英国,慈善组织最受信赖,有56%的人对慈善事业的“信赖”甚于政府事务。由于早在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颁布了《慈善法》和《济贫法》,鼓励进步从事慈善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后来,《慈善法》得到持续的补充与健全。
    1993年,英国议会在《1872年慈善受托人社团法》、《1960年慈善法》和《1992年慈善法》第一章的基础上,拟定了新的《慈善法》。

    英国法律规定,慈善组织应当向慈善委员会和公众开放,需要筹备随时诚实地回答委员会的质询。慈善组织需要每年在其财政年度结束后的10个月内向慈善委员会提供它们的账目,委员会将在网站上公布这类账目的详情。不难看出,通过加大慈善立法,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原则、活动规则、监管机制,引导慈善组织良性进步,用完善的法规规范看管好社会的爱心,不只必要且紧迫。我觉得,大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拟定专门的慈善事业法,明确信息公开规范。

    2、强化处罚机制,对慈善事业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加处罚,尤其是预防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借慈善之名行敛财之实。

    3、对各慈善组织进行定性管理,明确监督制约机制。

    4、加大慈善组织内部法制建设,规范机构内部管理。

    综上所述,国内慈善事业进步中仍存在着海量法律问题,加大慈善立法任重而道远。[论文网]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